PS:某些公號,請別抄襲我, 我也發公號
(相關資料圖)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體操事業迎來輝煌時刻,先后誕生了李寧、李大雙、李小雙、楊威、李小鵬等多位體操冠軍。
李寧是80年代的體操王子,曾在1982年的第6屆世界杯體操賽上,在男子全部7個項目中拿到了6項冠軍,成為體操史上的輝煌時刻。
整個80年代,李寧拿到了數不清的獎牌,也成了國人的驕傲。
李寧在80年底退役,李大雙和李小雙兄弟迎難而上,再續了中國體操在世界上的輝煌。
01
大雙和小雙出生在湖北省仙桃市,兩人是雙胞胎兄弟,小雙只比大雙晚出生了5分鐘。
兩人出生在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父親是搬運工,母親在招待所當臨時工。
兩人出生后,父母需要上班養家,根本無力照顧他們,便將兩兄弟送到了爺爺家。
爺爺生活在仙桃市長倘口鎮公明山村,家里只有兩間茅草屋,僅僅能遮風避雨。
但這并不妨礙老人對孩子們的期望,給大雙起名叫李峰華,給小雙起名叫李衛華,寓意保衛中華、振興中華。
就是在爺爺的茅草屋中,這對兄弟度過了他們最快樂的童年時光。
直到6歲時,大雙和小雙才回到仙桃市父母身邊,準備收心上學。
那一天,爺爺挑著擔子將他們兄弟帶到了仙桃市,倆兄弟看著繁華的街道,興奮到不行,非要下來玩耍。
爺爺只好放下擔子,讓他們在一家電影院的臺階上翻跟頭玩。
兩個小皮猴子剛從山村里來,身上還帶著幾分野性,在臺階上不停的翻跟斗,身手利落,引人側目。
這一幕,恰好被湖北省仙桃市體校的體操教練丁霞鵬看到。
以丁霞鵬多年帶學生的經驗,他認為,這兩個孩子是可塑之才,日后肯定有大出息。
二話沒說,丁霞鵬就和大雙小雙的爺爺說:
“孩子有學體操的天分,你回家和他們父母商量下,讓他們來體校練體操吧,管吃管住,什么都不用你們操心。”
爺爺也不敢獨自決定,便趕緊回家和兒子兒媳商量。
此時,大雙小雙的父母正在為孩子去哪里上學而發愁,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第二天下午,爺爺又挑著擔子將兄弟倆送進了體校的大門,從此開啟了他們命運的大門。
02
兄弟倆日夜不分離,上躥下跳,簡直是兩個皮猴子。
為了改正他倆不好的習慣,丁教練特意將他們分在不同的班級,日夜管教,才算稍有成效。
大雙小雙沒有體操基礎,只能從最簡單的壓腿開始練起,經常會被壓得鬼哭狼嚎。
后來練單杠,兄弟倆的手更是被磨得血肉模糊,連筷子都不敢拿。
為了讓孩子有歸屬感,丁教練直接搬到了學校貼身照顧他們,希望能讓他們成為仙桃市的驕傲。
連續四五年,兄弟倆天不亮就起來訓練,一直練到晚上9點,非常辛苦。
爺爺和父母多次來體校看望孩子,每次回去都偷偷落淚,還曾打過退堂鼓,均被丁教練勸住。
大雙小雙10歲時,就已經練得有模有樣,也面臨著未來的抉擇。
如果去體院,未來工作有著落,但事業上肯定沒有大突破。
若是去省專業隊,能不能出成績不一定,但只要能熬出來,必定能成為國家棟梁。
丁教練和小哥倆分析利弊,各種語重心長,終究狠心將他們送進了省隊。
03
進省隊之后,兄弟倆繼續刻苦訓練,又堅持了6年。
6年間,從未有一天放松過,摔了無數的跟斗,受了無數的傷,才初露鋒芒。
1988年,省隊將他們兄弟推薦到國家隊,但卻兩次被拒絕。
因為這兩次拒絕,大雙小雙心里一直憋著一口氣,希望能讓他們刮目相看。
1989年,大雙小雙在在第二屆全國青少年運動會上表現優異,終于被國家隊接納。
進去后一整年,他們始終沒有受到重視,只按部就班的訓練。
那種被忽視的屈辱感,一直激勵著他們前進,從未放棄。
1990年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兄弟倆齊頭并進,一舉奪得團體和自由體操金牌,從此名聲鵲起。
1991年,兄弟倆打算再續輝煌,不料,小雙卻在訓練時摔傷,還造成了輕微腦震蕩。
這一年,他們在世界錦標賽中失利,被擠出決賽圈。
瞬間,周圍的嘲諷聲蜂擁而至,認為他們根本沒有在國家隊的資格。
兩人的壓力巨大卻不敢退縮,只能日常訓練,并在1992年參加了巴塞羅那奧運會。
在這一屆奧運會中,隊友們接連失利,弟弟李小雙卻大膽而上,使用了“后空翻三周”,為中國體操隊贏得了當年的唯一一塊金牌。
而哥哥李大雙也配合弟弟拿到了男子團體賽亞軍。
相比哥哥來說,弟弟李小雙在個人成就上更多一些。但弟弟的成功,也離不開哥哥的支持,離不開兄弟齊心。
在整個90年代中末期,兄弟倆給數以萬計的觀眾留下了精彩的記憶。
1997年,李小雙在參加比賽時腳踝受傷離場,再難繼續職業生涯,遺憾退役。
哥哥李大雙也和弟弟共進退,離開了鐘愛半生的體操賽場。
他們的風采,時至今日還留在國人心中,難以磨滅。
04
退役后,兄弟倆未來的生計就擺上了臺面。
換工作,對普通人來講是“跳槽”;對運動員而言,則稱為“轉型”。
若是擁有美麗的外表,還能做明星;但若沒有,只能另找出路。
多年來,退役運動員的工作問題,一直未受到足夠的重視,也造成了一些人的遺憾。
大雙小雙也一樣,起初,兩人想走上明星之路,還曾簽約到香港“幻影全音”唱片公司,錄制了個人專輯。
但撲騰了兩年卻一點起色都沒有,兩人便打了退堂鼓。
后來,兄弟倆還曾開過體操學校,也以失敗告終。
2000年左右,大雙小雙受到“李寧品牌”的啟發,決定做體育用品,便合伙開了一間體育用品公司。
大雙和小雙從來沒有做生意的經驗,起初也是一頭懵,好在大雙的妻子出自生意世家,頗有這方面的頭腦,公司才順利開業。
李大雙的第一任妻子叫石萱,兩人于1995年結婚,生活也很甜蜜。
石萱是個擅長經商的北京女孩,一直支持兄弟倆創業。
體育用品公司開起來之后,石萱一直是公司的副總經理,幫助打理公司的具體事務。
但大雙小雙兄弟并沒有李寧幸運,他們錯過了改革開放的最佳時機,身后也沒有專業的運作團隊為他們規劃未來,事業上一直磕磕絆絆。
李寧在80年代末開始創業,國內的一切市場都很空白。而大雙小雙的公司則在2000年左右,早已失去了市場先機,根本沒有競爭力,業績也一直不太好。
好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公司步入了正軌,每年也有幾千萬的業績,還算不錯。
05
事業慢慢發展順利后,大雙和妻子石萱的感情卻發生了問題,難以繼續生活,就辦了離婚。
2009年,有網友爆料,李大雙在與知名女演員李琳交往,兩人還曾一起在京郊某薰衣草莊園游玩,全程十指相扣,一副熱戀狀態。
不久后,就有華誼內部工作人員證實,李琳確實在與李大雙交往。
李琳是國內知名女演員,曾因《趟過男人河的女人》而爆紅,還曾出演過《歷史的天空》《搭錯車》等影視劇,是大眾熟知的實力派女星。
李琳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是黃磊、姜武、王勁松等人的同學,后來進入京圈拍電視劇,認識了導演王小列。
兩人于1998年相識,2003年結婚,是圈內人盡皆知的夫妻檔。
可惜,愛情和婚姻完全是兩碼事,結婚后,兩人逐漸發生分歧,于2007年辦了離婚。
離婚后,李琳一直過著單身生活,直到認識了李大雙,才再次投入一段感情中。
2012年7月,李琳與李大雙結婚,李小雙、李寧、楊威等世界冠軍出席,場面非常熱鬧。
為了表達對李大雙的愛,李琳還特意發聲明說:
“在無數個冰涼孤寂的日子里,你的出現讓我倍感溫暖,所以愿相伴終身。”
兩人的結合也受到了網友的祝福,希望他們能白頭偕老,早生貴子。
06
弟弟李小雙在2003年9月,也迎娶了妻子張倍寧。
張倍寧曾是一位歌手,在來京之前原是南昌越劇團的一名花旦演員。
她曾與妹妹組成過“天使之翼”組合,還發行過《愛我的人請舉手》等廣受歌迷喜愛的流行歌曲,也被稱為網絡美女。
兩人在一次朋友聚會中認識,小雙對張倍寧一見鐘情,隨即展開了追求。
兩人2002年在一起,2003年結婚,速戰速決,很幸福甜蜜。
婚后,張倍寧退出歌壇,將心思放在了家庭生活中。
李小雙平時工作很繁忙,穿梭于各個城市之間,張倍寧偶爾會跟隨丈夫奔波,多數時間自己在家找生活樂趣。
李小雙喜歡看電影,喜歡喝茶,張倍寧便學習茶道,學習廚藝,希望能給丈夫更愉悅的生活體驗。
小雙除了忙生意,還非常喜歡打高爾夫球,時不時會參加高爾夫球賽,生活怡然自得。
目前為止,大雙小雙兄弟繼續經營著自己的服裝品牌,雖然沒有辦法賺快錢,但小雙認為,起碼可以長久經營,也是另一種人生哲學。
他坦言:“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已經領悟到了很多,現在沒有了追求名利的勁頭,更愿意按照自己對品質的定義慢慢做事。”
大雙和小雙在退役后,依舊活出了精彩的人生,這在所有退役的運動員中,已經是不錯的結局。
再次呼吁,退役運動員的日后生活,真的該受到相關部門重視,不應讓曾為祖國做過貢獻的人溫飽難繼。
—END—
作者:葉公子
明明是貴族少爺,卻非要為貧民發聲,被影迷謾罵驅逐的阿米爾·汗
兄弟一心,其利斷金:姜文和姜武的“相愛相殺”
深度剖析“插刀教”事件:跟李晨、杜淳、印小天有什么關系?
張藝謀的家世竟如此“復雜”,怪不得考北電時審核不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作者:葉公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