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包又稱作血腫,大多數情況和外傷密切相關。在受傷時由于血管和局部組織的破損,血液、組織液滲出到受傷部位。而這類傷口由于沒有明顯的破口,組織液、血液便滴存在皮下形成血包。為了減少組織液和血液滲出,早期的冷敷是非常必要的。在受傷以后的48小時,可以通過熱敷來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環,使得血腫、水腫吸收明顯加強。在出現血包時,應注意保持皮膚完整性,可以很好預防局部感染。只要沒有傷口感染,血包大多可以在7-10天左右逐漸吸收和消散。
淤血包應該怎么處理?
1、外傷:由于碰撞、穿刺等因素導致皮下淤血,48小時內可通過局部冷敷減輕出血,48小時后通過熱敷可促進淤血的吸收,還可通過運動,如慢走、慢跑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淤血,或者通過按摩、理療等方式改善淤血;
2、心衰:急性心衰時,由于血流動力學異常可導致淤血,肺淤血還可有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等表現,肝淤血可有右上腹飽脹、肝區疼痛等表現,患者需要限制鈉、水的攝入,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等利尿藥物,降低心臟容量負荷,緩解淤血癥狀;
3、血小板減少:由于血小板減少,導致皮膚出現淤血、瘀斑等癥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可有貧血、出血、感染等表現,可使用酚磺乙胺、雄激素等藥物進行止血、促進造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有發熱、出血、黃疸等表現,可使用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激素藥物進行治療。除積極治療原發病外,生活中需要預防感染,必要時可輸入血小板緩解癥狀,輸注時速度不宜過快,注意觀察尿量、血壓等變化,如有不適,及時前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