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優先配售是什么意思?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的一種,可以轉換為債券發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較低的票面利率。本質上講,可轉換債券是在發行公司債券的基礎上,附加了一份期權,允許購買人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將其購買的債券轉換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上市公司在發行可轉債時,該公司的原有股東可以優先于其他潛在投資者購買,如果原股東購買之后,可轉債仍有剩余,則向潛在投資者出售。
因為可轉債轉股之后獲得公司普通股,該普通股來源于增發,即會使股本總額增加,為了保護原有股東利益,使其每股收益和市價不被稀釋。如果原股東行使優先認購權,則其利益可以得到保證,如果不行使優先認購權,后果其自負。
可轉債原股東配售碼是什么意思?
在進行可轉債申購時,投資者會發現二個不同的代碼:申購代碼和原股東配售代碼,其中原股東配售代碼是指持有可轉債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可獲得優先配售權,這部分投資者在申購時,輸入的是原股東配售代碼。
一般來說,原股東可根據自身情況自行決定實際認購的可轉債數量,原股東持有公司的股票越多所配售的可轉債數量也就越多,原股東除優先配售外,還可以參加優先配售后余額的申購。
當然投資者也可以選擇放棄認購機會,認購之后,投資者只需要等待可轉債上市即可,可轉債在一個月內會上市,投資者在結合可轉債的走勢以及對于股票的走勢,再決定是否賣出可轉債,或者持有可轉債等待轉股期,轉換成股票。